我沒想到古樁月季花可以這樣美。
身著輕薄春衫,徜徉在五十畝月季花海之間,綠水環(huán)繞青山連綿,山風清爽藍天高遠,白色風車在遠遠的山梁上揮手,疑是世外桃源。
這不是世外桃源,這里是沂蒙古樁月季園。
五十畝月季大棚寬闊恢宏,氣勢盛大,花氣濃郁,香飄四野,把費城街道新劉莊村熏染成遠近聞名的花村。大棚內(nèi)古樁月季高高大大,盛放著典雅與嫵媚的雙重奏,綻開著蒼勁與柔美的和諧統(tǒng)一,精美富麗,奢侈高貴,貴族范十足,若是移栽至豪宅、別墅或庭院的中央,一棵足矣。
看這一株堪稱園中之王,游人爭相駐足留照:足有二百年樹齡的野生山木香樹干高達三米,直徑二十厘米以上,分枝眾多,嫁接出滿樹粉紅色的大花月季,把原本是低矮灌木的月季花捧上了天,月季是大花香水月季,芬芳馥郁,濃香撲鼻,花冠大,抱心形狀優(yōu)美飽滿,花瓣重重疊疊繁復(fù)精致,甜寵系的粉紅色添加了公主感,枝條硬挺多刺,葉片濃綠無限生機,好一棵“老樹著新花,千載不朽古木春”。
古樁月季一樹一景,千姿百態(tài),這樣高大的古樁究竟少有,嫁接成活實屬不易,大多數(shù)山木香低矮粗壯,遒勁屈曲,堅挺著野生叢林的倔勁,樹皮黢黑開裂,古樸滄桑,仿佛老人深刻的皺紋。雖然年歲久遠,容顏老舊,歷經(jīng)歲月百年,然而根系愈加發(fā)達,吸收養(yǎng)分能力更加強大,嫁接出的月季花更艷麗更豐碩,甚至同一株老樁上能開出不同色系的花。園中正有一棵多彩之花不愧為吸睛之筆:前面紅色之花堪稱紅衣教主,絳赤朱丹紅傳統(tǒng)純正,氤氳出古色古香的中國紅氣息,賦予輕輕卷邊的花瓣一抹絨光,后面的白色系純潔亮白、纖塵不染,稱作白圣誕,又有兩朵雜交茶香純白色與乳黃色交融,由內(nèi)而外漸漸變淡,與螺旋式舒展的花冠相呼應(yīng),帶來頗富驚喜感的幾何美效應(yīng),加之墨綠葉片相襯,強健枝條烘托,遠遠望去一棵花樹五顏六色絢麗多彩,堪稱園藝奇景。
還有更可愛一點的小型棒棒糖樹樁月季,總經(jīng)理郭勝偉介紹說,兩萬多株樹樁月季同樣以山木香作樁,由于同屬薔薇科,親和力天然,細長的樹樁頂出滿樹繁華的月季花,像是插了一頭鮮花的小姑娘,開出了更多的靈性:待開的粉紅色花苞豐實飽滿,水滴形狀惹人憐愛;將開未開的Zui為誘人,猶抱琵琶半遮面,嬌羞欲語未放時;全開的淡黃色系清高淡雅,幽香撲鼻,自名“美妙絕色”,基因變異下有一朵居然開出兩個花蕊,又有一朵乳黃的花瓣上桃紅色星星點點,仿佛上天垂憐格外添了幾筆。
縱眼望去花棚內(nèi)群芳競艷,百卉爭妍,艷紫妖紅,不相上下,并且傾情盛放的月季自仲春開始,花期長達二百天,橫跨春夏秋三季,大大滿足了賞花的興趣,正是“深心未共韶光老,春去秋來兩不知” ,月季園亦成為旅游的好去處。
古樁月季花更加豐腴更加成熟,一切歸功于滄桑的老樁山木香。
老樁山木香本屬薔薇科,藤狀植物,野生在南方各地的高山叢林,花白色,雖呈小朵,然而根系發(fā)達,藤枝蔓密眾多,花朵量大濃厚有如瀑布傾瀉,近之香氣強烈馥郁。此等古木香的挖掘要在冬季萬樹休眠時節(jié)進山,精挑百年古樹深入開采,老山木香不僅根系龐大深植地下,而且時常與別樹纏繞攀援,開挖困難,遇到扎根在石縫之內(nèi)的,又難以攜帶原土,移栽之后至少一年才能長出新的根系,小株的山木香較容易挖取,但只能嫁接低矮型樹樁月季。
郭勝偉深知剛移植來的木香在養(yǎng)護方面的精心與小心:花盆夠大,施以基肥,疏剪病枝枯枝,培育發(fā)展根系,漸漸將山木香由藤狀變?yōu)槟净参铮淮荒旰竽鞠愠苫钤谛碌耐恋厣仙l(fā)芽,選擇秋季早晚時分嫁接月季,前期后期管理均需到位,不能施肥亦不能澆水,還需避雨防風防沙,定時觀察木香切口,與同在塑料薄膜內(nèi)的枝條有無融合;第三年鶯歌燕舞春分時節(jié),大片古樁月季如約而來,如期盛開,姹紫嫣紅千嬌百媚。
理想不易,攻堅克難,夢想之花,汗水澆灌。郭勝偉這個沂蒙漢子,開過紡織廠,加工過石材,商海大浪幾度沉浮,練就一身膽識和闖勁,經(jīng)過一番研判,Zui終決定在月季園上來幅大手筆。月季園的大獲成功堅定了他繼續(xù)發(fā)展的決心,二期計劃擴展一百畝,并拓展民俗旅游,兼以帶動美麗鄉(xiāng)村建設(shè),促進當?shù)馗黝惍a(chǎn)業(yè)發(fā)展。
好似山木香,以山間不屈的倔勁,一旦和香水月季并枝而放,便勝過人間無數(shù)花苑風情。山木香是舊,月季花是新,山木香有老故事,月季花有新夢想,山木香在時光里磨損了容顏,卻讓月季花的靈魂世界變得更高遠,歲月盡管留下痕跡,因為只會給予夢想絢爛的質(zhì)感,奮發(fā)圖騰的心,從來不畏艱難阻險,因為所有的篇章,Zui終在人生的長路上如花朵輕輕綻放,暗發(fā)幽香,綿遠悠長。
古樁月季園,將繼續(xù)驚艷時光,愿你能來嗅一抹清香,花氣襲人,有你醉人,人面花容兩相歡。
作者簡介:黃麗,女,山東人,曾在《東方青年》、《上海服飾》、《現(xiàn)代教育》、《齊魯晚報》、《魯南商報》等發(fā)表散文及小小說多篇,在各類微信平臺亦作品眾多。